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的人是祖冲之。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祖冲之因此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
扩展资料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西晋末期,北方发生大规模战乱,祖冲之的先辈从河北迁徙到江南,并在江南定居下来。祖冲之就出生在江南,其祖父祖昌任刘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父亲祖朔之做“奉朝请”,学识渊博,常被邀请参加皇室的典礼、宴会。
祖冲之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爷爷给他讲“斗转星移”,父亲领他读经书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奋,使他对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声。
答: 早在公元前20世纪,巴比伦人就发现了,近似是一个分数25/8 ≈ 3.125;
在我国,古代数学家也早已作出巨大的贡献,东汉初年的数学书《 周髀算经》里已经载有“周三径一”,称之为“古率”,意思是说,直径是1的圆,它的周长是3。
西汉末年,刘歆确定圆周率为3.1547。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推算出 :3.1415926<π<3.1415927,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圆周率准确到7位小数的人。
本文来自作者[栾思涵]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687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栾思涵”
本文概览: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的人是祖冲之。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祖冲之因此入选世界纪录...
文章不错《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的人是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