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梅花的诗,它的题目是《墨梅》。(板书)同学们看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解诗题。(黑色的梅花)
师:我们知道世间有红色的、白色的梅花,怎么还有黑色的梅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解开这个谜团吗?那我们就把书翻到第九页,看注释① 。
生:看书明诗题之意。
师:水墨画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你们想知道吗?把书打到40页仔细观察,画上的墨梅有什么特点?
师: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我们以前也学过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那是苏轼为惠崇画的一幅来画题的`诗,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题画诗是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关于王冕,同学们能交流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吗?
生:交流王冕资料。
师:简单介绍王冕情况。
师:王冕是怎样为自己的画题诗的。他要表达什么样的心志呢?同学们自由读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先划好七言诗的节奏2、2、3)
生:自由读诗。
师:反馈读诗情况,纠正字音,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诗意。
生:小给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师:反馈学习情况点拨指导,相机介绍:文房四宝、国画的种类和技法。
生: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师:墨梅具有?花开淡墨痕?的特点,作者也希望像墨梅一样做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我们以前学过这样的文章叫借物喻人,例如上学期我们学的《白杨》借白杨的什么特点?赞美谁的什么精神?今天我们学的《墨梅》诗就是借助墨梅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样的诗叫咏物言志诗,这一组三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
如何收集资料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
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占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和方法
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 一课时
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似:好像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朗读全诗,感悟诗境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滨:水边光景:风光景色一时:形容时间很短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东风:春风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总是:都是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8、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一)方法指导
怎样围绕课题查找资料
查阅文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而这一技能是随着你的不断查阅而积累起来的,你必须亲自去尝试才能得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你。查阅文献时不仅需要耐心、细致、仔细,还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并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做,而不是到图书馆东抄一段,西抄一段。
为有效地进行文献的查找,应该按照下列过程进行。
1.对课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然后分析这些疑问与课题的关系,以确定想要查询的信息或问题是某一数据、某一概念还是某一观念等。
2.根据这些问题或信息的性质选择检索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还是通过报刊索引等检索性工具书进行查找。
3.确定检索途径,即去本校的图书室,还是去本地区的图书室,或者向老师或有关专家咨询。
4.选定检索方法,即从最近出版的书籍和期刊开始往前查,还是限查某几年的书籍和期刊等。
5.利用检索工具书所提供的查找线索进行查找。
6.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献,就可以去索取该文献。
7.阅读文献,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文献资料的整理加工
从事科学研究仅仅会查阅资料还不够,还要对文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处理信息,它包含整理和加工两项工作。
1.整理
查阅到有关的文献之后,把它进行摘录(标明出处,包含书名或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出版单位、版本、出版时间,还有期刊的年号、期号,报纸的年、月、日等)或复印,然后按顺序排列、归类。
摘录可以写在笔记本上,也可以写在卡片上。但笔记本不便于资料的归类整理,而卡片不仅便于归类整理还便于查找、使用和携带。卡片纸要大小一致,一张卡片只记一个观点、事例或问题,每张卡片上的内容都要标明出处。
2.加工
只对文献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剔除假材料,去掉过时、重复的材料。对有价值的材料进行研究,这个阶段往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写批语,做记号,写提要,做札记,写综述。
写批语,就是在所摘录资料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见解、解释或质疑。
做记号,是读者对重点、难点、精彩之处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划上的各种标记,如直线、曲线、红线、波浪线、圆圈、括号、着重号、问号、感叹号等。
写提要,就是对包含各种信息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即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观点、独到之处或其他数据,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做札记,就是在笔记本上随时记下自己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和各种想法。札记不求形式,你可以随时随意的记下你在阅读时引发的思考。做札记的好处在于能更好的帮助你去记忆和思考。
写综述,就是汇总你所查找的某一类别的所有资料,然后进行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的结构体系写成的一份报告。每一份综述实际上就是一项研究报告,它能为自己或别人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二)给学生多种主题,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主题,通过几种方式,搜集尽量多的资料,并能恰当地应用在写作中。
1. 我来说鲁迅
鲁迅先生作为现代文坛的斗士,他以笔为枪,把对当时社会统治的黑暗腐朽、民众的麻木不仁都进行了沉痛的抨击,他是文学家,更是个不折不扣的革命家。那他那不平凡的一生中有多少让人感动和震撼的故事?对他这伟大的灵魂,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情来尊崇?组织学生以“了解鲁迅”为专题,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鲁迅的生平经历、文学创作等资料。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自己语言艺术的加工和提炼,在班级的故事会中声情并茂地将给大家听。
2. 读中有天地
鲁迅先生的创作很多,其深刻的思想、尖锐的笔锋不是刀枪胜似刀枪的刺入敌人的胸膛,也许他不是战场上的胜利将军,更不是冒枪林弹雨的士兵,但他却让仇视他的人胆怯,敌视他的人无奈,他也让信任他的人以生命相托,让尊敬他的人拥有无限精神营养而不断在斗争的道路上前行。组织学生查找鲁迅作品,选读感受最深的一部,做读书笔记,在召开班级读书报告会上进行讨论和交流,谈体会最深的一点,提倡学生提出不同见解。
3. 漫步人物画廊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可以说是描尽当时社会的众生态,请把他作品中人物做以整理,并进行简要的形象分析,在读书课上与同学们交流和交换积累,尽量做到全面,然后装订成小册子,对鲁迅作品的人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4. 在积累中收获
以鲁迅的一篇文章为例,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理解.内容介绍.有关评论.等内容,做一份简单但很全面的预习笔记.课堂上比较一下,包括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到资料搜集的用处,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对知识的积累将会帮助很大。
5. 小小资料员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确,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花鸟鱼虫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情思,于是,歌咏自然万物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我们究竟能搜集多少呢?组织学生到电子阅览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利用网络搜索,查找此类篇章,建立自己小组的资料库并且分门别类,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资料库更全面更系统?并在课下选出一类较有特点的篇章进行赏析或评论。
6. 走进自然
组织学生查找关于长城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登上长城,亲自领略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名胜古迹。去感受自然风光的旖旎,去接受人文氛围的洗礼,学生在实地可以采访当地的老人,讲述有关的传说故事,可以做文字笔录或是实地拍照。活动后可以交流心得,展示考察结果及搜集的有关资料,也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家乡附近的人文景观或是名胜古迹。
7.知识大比拼
组织学生分成两组比赛,在搜集有关长城的知识的基础上,在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分别列出有关长城资料的几个内容题目,例如:有关对联、古诗及相关知识等,由双方派出代表,进行问答、抢答等方式的知识竞赛,让学生能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请采纳。
本文来自作者[人笑我痴]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535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人笑我痴”
本文概览: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梅花的诗,它的题目是《墨梅》。(板书)同学们看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解诗题。(黑色的梅花) 师:我们知道世间有红色的、白色的...
文章不错《六年级下册古诗《墨梅》教学片断》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