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卫星相撞其离地高度是多少-是否在同一轨道-相撞的原因-

多年来,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已经不止一次发出警告,在近地轨道日渐拥挤的情况下,难免会发生航天器相互碰撞、产生大量危险的太空垃圾的事件。然而,这一担心今天已经变为现实——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零时55分),美国铱卫星公司正在使用的“铱-33”商业通信卫星和已报废多年的俄罗斯“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西伯利亚北部上空相撞。这是太空中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

一、卫星轨道接近,两星亲密接触

我们都知道,卫星轨道按高度可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等,一般把距地面数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的轨道称为低轨道。低轨道卫星具有信号传输延时短等优点,因此许多通信卫星采用低轨道。中高轨道的高度约为2000公里到两三万公里。在距地面约3.5万公里处,有一条特殊的轨道,这里卫星的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被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具有位置稳定等优点,因此在这个轨道附近分布有大量的人造卫星。出于运输、建设方便和研究需要,国际空间站目前处于离地面300公里至400公里的低轨道中。2009年1月,国际空间站完成最新一次变轨,处于距地面约350公里的太空轨道。因此,这次发生在距地面约790千米的卫星相撞暂时对国际空间站还不会有太大影响。中国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的近圆轨道距地面约343公里,计划发射的“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也将位于较低的轨道。

一般来说,完整卫星在太空相撞的概率非常小,但如果两颗卫星的轨道相近,或者一颗卫星失控并接近另一颗卫星,那就难免相撞了。美国“铱-33”通信卫星和已报废多年的俄罗斯“宇宙-2251”相撞后,俄联邦航天署新闻秘书沃罗比约夫表示,“铱-33”与“宇宙-2251”的运行轨道很接近,它们确实有可能相撞。美国宇航局目前认为,可能是已退役多年的俄罗斯卫星失控进入了“铱-33”卫星的运行轨道,导致两星相撞。

实际上,太空垃圾的危害更大。太空垃圾就是空间碎片,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产物,包括完成任务的火箭箭体和卫星本体、火箭的喷射物、在执行航天任务过程中的抛弃物、空间物体之间的碰撞产生的碎块等,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自1957年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至今52年的时间里,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5000多颗各类航天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遨游。目前,地面上能观测到并记录在案的在太空中的碎片约有4000多万个,形成约3000吨太空垃圾,其中地面可以观测到的最大碎片与一辆公共汽车相当,最小的与一个垒球相当,而且这些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太空垃圾的存在对于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来说,简直就是天敌。由于空间碎片与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一般为每秒几千米至几万米,因此,两者即使是轻微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就能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航天器的体积越大、飞行时间越长,其遭遇太空垃圾袭击的风险也就越大。

二、威胁低轨卫星,空间站可无恙

俄罗斯“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重约900千克,发射于1993年,从1995年起就已停止工作。美国“铱-33”卫星为一颗商用通信卫星,重约560千克,发射于1997年。两颗分属美国与俄罗斯的卫星在太空相撞的几率微乎其微,但却在西伯利亚北部上空相撞,上演了太空版的首次重大“交通事故”,引起全世界对其他在轨运行卫星安全的密切关注。此前,人类曾通过轨道测算确认过三起重大的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其中,一起是1991年12月底,当时俄罗斯一颗失效卫星“宇宙-1934”撞上了本国另一颗卫星“宇宙-926”释放出来的大碎片,前者一分为二,后者零碎到无法跟踪。另一起是1996年法国的“樱桃”通信卫星曾被多年前“阿丽亚娜”运载火箭入轨时产生的一枚碎片击中,导致一个观测装置受损,卫星运行超出正常范围。再一起就是2005年1月17日,在太空中飞行了31年的美国“雷神”火箭废弃物和此前中国发射的长征四号火箭的残骸,以每秒5.73公里的相对速度碰撞,长征四号火箭残骸的近地点轨道下降了14公里,美国的火箭废弃物一分为四。

见到这番话都那么出现意外,毕竟在2022年美俄“打打闹闹”的时间太长了,居然美俄的国际空间站协作又出现了。

依照NASA公布“它将修复与俄罗斯一起飞到国际空间站的飞行计划”,这说明什么?那便是美俄的国际空间站新项目的合作再度重归。

自然,总的来说,2022年美俄彼此管理层一度发生“语言冲突”,但并没有完全断掉协作。因此,此次也算不上什么“再度协作”,根本就没有完全断掉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情况。

国际空间站与我国的空间站有点不一样,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合作机构”,并且是由16个国家一同修建、运作和使用的。在该空间站基本建设以后,它也成为了迄今为止人们规模最大、用时最多且涉及到我国最多的室内空间国际合作项目之一,也是在轨运作最大的空间服务平台。但是,在2022年的时候,国际空间站深陷“分户”困境,引发了全球性的震惊。

在2022年3月的时候,俄罗斯官方通讯社发布一段有关“国际空间站分户”的视频,这段视频伴随欢快背景音乐,展现了俄罗斯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关掉各部分气水利闸门的真实摄像镜头,随后发生的视频则由计算机制作,描写了俄罗斯舱段与国际空间站其他部分分离的场景。

并且在发布这一视频的时候,还表示了国际空间站在“分户”以后很有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其实就是展现了俄罗斯撤出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很有可能不良影响,“俄罗斯舱段摆脱后,美国舱段就无法单独存有。因此,大家都在说国际空间站“完蛋了”了。

不过结果呢?实际上美俄彼此的说法,心态并不一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注重“美国对俄制裁不会影响国际空间站”。因此,国际空间站的问题也一直处于“摆动”情况,这并不国际空间站又即将迎来新变化,那便是即将迎来合作的机遇。

我们都知道,在2011年美国航天飞船退役之后,美国宇航员要进入国际空间站当中,只能够借助俄罗斯的联盟号将运送上来,而且每一年需要花费重金才可以。比如:在2011年至2012年为每名搭乘俄宇宙飞船来回空间站的美国航天员付钱5100万美金。

但在2013年至2014年合同中,价钱再度飙升至每名宇航员5580万美金。因此,这一价格是在改变的,最开始美国航天员搭乘俄罗斯宇宙飞船的费用为每个人每一次2630万美金,也就是在美国航天飞船退伍前。

也就是因为这一大笔钱,美国都是数次报导出要创造自己的航天飞船,应用的费用太多。这没有在2020年的时候,美国的SpaceX的龙飞船恢复了NASA运输航天员的能力。

而这次两个国家是相互进行合作的依据合作合同,美国宇航员FrankRubio将和两位俄罗斯航天员搭乘联盟号火箭弹前去国际空间站,该火箭弹方案于9月21日从哈萨克斯坦发送。

做为互换,俄罗斯航天员AnnaKikina将和两位美国航天员和一名日本宇航员一起搭乘SpaceX龙飞船前去国际空间站。因此,两者的宇宙飞船也将使用起来,而非单独地借助某一个国家的宇宙飞船了。

本文来自作者[咸玉研]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1610.html

(16)
咸玉研的头像咸玉研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咸玉研的头像
    咸玉研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咸玉研”

  • 咸玉研
    咸玉研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多年来,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已经不止一次发出警告,在近地轨道日渐拥挤的情况下,难免会发生航天器相互碰撞、产生大量危险的太空垃圾的事件。然而,这一担心今天已经变为现实——美国东部时...

  • 咸玉研
    用户100302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美俄卫星相撞其离地高度是多少-是否在同一轨道-相撞的原因-》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