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压力大吗

科研工作人员是压力都很大:

1、科研工作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跑经费”“争项目”。不少青年科研人员正因为项目争取难、压力大才自嘲为“青稞”。青年科研人员的职称越高,其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的压力越大。领导独立研究组的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研究员、领导独立研究组的副研究员、隶属某个研究组的副研究员以及助理研究员,他们认为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压力最大的比例分别是:75%、60.13%、43.8%、40.71%、36.96%。

在科研或实验工作之外,青年科研人员花在“跑项目”上的时间最多。调查显示,66.7%的人把科研或实验之外的时间花在了争取项目(申报经费)上,仅有17.45%和1.97%的人选择参加学术会议和科普活动。

2、对于任何一名科研人员来说,从开始投身科研工作起,到做出科研成果,并最终影响所在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国家总体的科研情况,似乎都很难离开微观层面“自身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自身的科研天赋和水平”,中观层面“同研究组中学生或研究人员的能力”“课题组的机遇和硬件条件”“所在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或制度”,以及宏观层面 “国内的大背景下科研政策或制度”等因素。

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研究员工资不是统一标准,跟研究所有关,也跟研究员项目多少有关,人才帽子也影响工资,总之研究员之间工资是存在差异的。

其实在中科院工作,职位不同对应的薪资待遇也会不同。中科院体系内研究员相当于大学的教授级别,属于职称范畴,每年都要参加职称评审,个人的学历、工作年限和项目经历都会有影响。研究员的薪水可以参考一般大学老师的水平,一般在当地会属于平均薪水向上一线的水平。

扩展资料:

不同专业有很大差别。金融、房地产、计算机、互联网等热钱流入的领域,相关专业博士找工作普遍收入更高,年薪25万+。如华为2017年在清华招博士,公开给出的年薪30万+,而给计算机专业博士更开出45-50万的高薪。

而一些金融公司会给的更多,50万+,上不封顶。目前,金融领域因为高薪水,正吸引着大量非金融专业博士。很多博士抛弃学习了近十年的本专业,挤破头想钻入金融精英的行列。所以,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才发出感慨:“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转的时候,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

本文来自作者[翠秋]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663.html

(12)
翠秋的头像翠秋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翠秋的头像
    翠秋 2025年09月26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翠秋”

  • 翠秋
    翠秋 2025年09月26日

    本文概览:科研工作人员是压力都很大:1、科研工作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基金竞争,也就是所谓的“跑经费”“争项目”。不少青年科研人员正因为项目争取难、压力大才自嘲为“青稞”。青年科研人...

  • 翠秋
    用户092607 2025年09月26日

    文章不错《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压力大吗》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