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数学观察物体小知识
六年级数学观察物体小知识 1.观察物体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观察物体 作者:孙俊
(2012-12-18 21:41:21)
标签:
数学
生活
观察
校园
分类: 数学王国
上课了,我们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只见李老师拿着大大小小的盒子、圆球和几个圆柱体走进教室。“老师拿这么多物体,这节课肯定很有趣!”我暗喜道。
李老师将一张小桌椅架设在讲台上,在上面放了一个很大的长方体,长方体正对着我的面上写着“小药箱”三个字。她先让全班同学仔细观察这个“小药箱”,再向她汇报观察结果。我坐在第二组的第四排,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正面的“小药箱”三个字,可是汇报时第一组有几个同学居然说看到了三个面,我们好多人都不相信,我急得站起来举手质疑,李老师给了我机会,让我站到第一组中间的位置再次观察这个长方体,咦,我也看到了三个面哦。李老师没有让我回自己的座位,又让我站到第二组第一排去观察,这次我不但看到了“小药箱”,还看到了上面的红“+”字。同学们都强烈要求互换座位再次观察,李老师爽快地同意了,教室里的学习气氛轻松又愉快。最后,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情况往往是不同的,可以看到一个面、二个面,最多也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还发现了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
李老师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观察物体”几个字后,突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同学们奇怪极了,数学课怎么一下子变成语文课了?就在我们面面相觑的时候,响起了下课的 *** ,李老师露出神秘的笑容,给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苏轼游览庐山和我们观察物体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呢?”
这首诗早在四年级的语文课上学过了,可它和今天数学课上的观察物体有什么联系呢?李老师一走出教室,我们顾不得上厕所、喝水,就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千古名句,让很多人对庐山奇妙多姿的风景心存遐想。我们一起反复背诵,终于体会到诗人笔下的庐山能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就是因为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庐山的。那么,我们在观察物体时,也如同欣赏庐山风景一样,存在一个灵活选择观察视角的问题,如果观察角度选择得当,会给我们分析问题带来很多方便。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观察事物应多方位,多角度,多思维……
(指导老师:李 琳)
“观察物体”这个单元真有趣,没想到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观察物体,一个人是不可能把它的全部都观察到的,要跟自己的学习小伙伴合作。观察时,应注意辨认物体主要特征,应边观察边想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有什么不同,然后与同学交流。
我发现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镜面对称更有趣,比如镜子中的钟面3:00就是9:00,1:00就是11:00,原来跟实物的方向是相反的。
2.关于六年级数学的趣味小知识
用数学写的人生格言: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王菊珍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值就越小。——托尔斯泰
时间是一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一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雷巴柯夫
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华罗庚
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爱迪生
A=x+y+z
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教学目标(供参考) 目 标 内容 知识技能 数学素养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 能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与猜测、验证,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
能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逆解题。 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比的认识 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 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认识圆、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结合欣赏和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利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复杂的组合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图形与变换 能有条理的表达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图形与位置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通过观察物体,发现规律,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根据观察到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的立体图形所需小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利用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他们的特点。
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综合实践 数学与体育 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
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体会图表的关系,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营养配餐问题。 生活中的数 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的处理,发展数感与处理数据的能力;体会数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体会大数估计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
了解数字的用途,知道一个“编号”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会画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 看图找关系 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达。
发展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体会图刻画事物或数之间的关系,能分析一些简单的关系。
作为一名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不仅规划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计划,更要做好期末的教学工作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一学期来,本人任教六年级(2)班数学课,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学情总结
本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有21人,女生有20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孩子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本期充分利用孩子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孩子们“好展示”、“好分享”的天性,老师让课堂给孩子们,60%的学生都有了“当老师”的感悟,而且还有更多的孩子想上前展示自己,这是很好的征兆,要知道“想展示”必要有“展示的内容”,这就需要自己去自主学习。
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而不能坚持。个别孩子的“强势”影响到其他孩子们的心态。这需要和家长沟通。
二、教学内容总结
1、本期学习了本学期该学的内容,即六年级上册北师版数学:
第一单元 圆;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化;
整理与复习(一);
数学与体育;
第四单元 比的认识;
第五单元 统计;
整理与复习(二);
生活中的数学;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看图找关系;
总复习。
2、还学习了下册的两个单元即《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
3、同时利用周三的拓展课以及周二和周四下午的“作业辅导时间”,还学习了《走进名校》这本书的40%的内容。
4、利用周日晚上的拓展课还学习了《思维训练6》。
从每一阶段的检测来看,分数的起伏不大,但是85%的孩子已经克服了对“数学难题”的恐惧,他们敢于去尝试,敢于去挑战。就算大家都会做的题,有些孩子还会多角度的分析,找到别的方法,便于自己上黑板当小老师。
但问题是还是15%的孩子也在积极的学,就是不管是老师给讲还是同学当老师在前面讲,甚至是一帮一地讲,最后都几乎没有收效。
三、值得推广的经验
1、开学初通读教材,仔细解读教材,将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的提前在不告知的情况下,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去探究感悟,到教学的时候激发孩子们的回忆,并上出数学味,让孩子们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是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2、教学中能预习的就给孩子们去“折腾”,不要怕花时间,等他们折腾结束,其实本内容的知识点在孩子们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些散乱的意识,只需要老师去梳理和点拨。
3、考试之后不要仅仅去关注分数,更多的是关注共性的错,以及错误的原因(先从老师自身去找,更多的可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过程中没有准确把握“重难点”,甚至有“知识点的遗漏”),再根据错误的共性和特殊性编印练习题。
4、充分重视练习册和试卷的错题价值,赞成第三次使用。(第一次:做。第二次:在错题集上改,要有错因分析。第三次:期末考前在练习册上改,会改对也就说明掌握了。)
四、改进措施
1、继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学。
2、继续引导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孩子联系现实情境体验和理解数学,慢慢抽象。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分享”的乐趣。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继续拓展以满足孩子们“升入好初中”的愿望。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539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admin”
本文概览:1. 六年级数学观察物体小知识 六年级数学观察物体小知识 1.观察物体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观察物体 作者:孙俊 (2012-12-18 21:41:21) 标签: 数学...
文章不错《六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