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典故延伸成了成语

史上最有趣的成语典故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一,曾国藩幕府中,有个老学士写文章说:“让我坐在美女旁边,问我心动吗?我会回答,不动。把我放在高官厚禄跟前,问我心动吗?我还会说,不动。”李鸿裔见了,提笔写道:“美女和高官都不能让你心动,你只想见曾中堂?”嘲讽这种人的假道学。曾国藩见了,教训李鸿裔说:“这些人言行不一,我也明白,他们就是靠这点虚名来混饭吃的,你这样揭穿他们,他们会找你拼命,这可不是小恩怨,而可能是杀身之祸呀!”李鸿裔吓得一身冷汗,从此再不敢轻易批评人。

点评:老底揭不得,老脸打不得。越是假道学,越可能没有底线。

二,名利场上,人们之间的奉承都是虚情假意的,谁要当真谁是傻子。南唐时,大臣张佖,颇有文采。张洎初中举人时,去拜见张佖,攀亲戚关系,自称是张佖的表侄孙。后来张洎中了进士,见到张佖,改称表叔。再后来张洎也做官了,官职与张佖平起平坐,辈分上也平起平坐,又改称张佖大哥。会钻营的人能做大官,等张洎当了宰相,见到张佖就装作不认识了。

点评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从古至今,尤为如此。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人在利益面前往往禁不住考验,所以有人说:人性的劣根,大多是能患难,却不能共富贵!

三,张耳与陈馀,都曾是魏国名士。秦灭魏后,两人逃到外地,以看城门为生。一次,官吏因小事要鞭打两人,陈馀无名火起,想反抗。此时,张耳暗暗踩了一下陈馀的脚,陈馀才没动。官吏走后,张耳责备陈馀说:“以前我们是怎么说的?如今因为一点小屈辱,你就要死于庸吏之手吗?”

点评: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对于要修生养性的人来说,忍一时风平浪静。时也、势也,忍耐,是为了更好的爆发。不能忍的人做不了大事。其实忍耐这个词有励志的含义,我倒是觉得与其忍耐,不如找到意义去享受。

四,宋真宗想搞形象工程,去泰山封禅,但宰相王旦坚决不同意。一天,真宗把王旦找去喝酒,喝完酒又送了王旦一坛酒。王旦到家一看,这哪是酒啊,是一坛子金银珠宝!王旦明白了,还是为了封禅这事,领导都低姿态到这程度了,不同意也不行了。第二天,王旦上奏,积极组织封禅大典的筹备工作。

点评:想起来长孙无忌非不给唐高宗面子,就是不给武则天当皇后,结果受到打击迫害,家族受到覆灭之灾。领导都愿意求你了,你还不给面子,找死吗?领导的自尊都容易膨胀,给你那么多面子你不要,休怪我手下无情。王旦恰恰知道这一点,所以免除了祸患。

五,有才之人往往都有性格,手下人才之间起内讧,领导该怎么办?鲍超和多隆阿,是胡林翼手下的两员虎将,鲍指挥步兵,多指挥骑兵,两人谁也不服谁。胡林翼经常激励他们,同时也敲打他们,对多说:“鲍超作战勇猛,但幸亏有你的骑兵队协助他,所以鲍超的功劳其实都是你的功劳!”对鲍则说:“多隆阿老说你有勇无谋,你要建立功名来证明自己,这样才能堵住他的嘴。”

点评:我还听过另外一个段子,说的是导演对一个演员说演费是75元,你是最高的。导演对另外一个演员说:你的演费是80元,我给其他人都是75元,你是最好的。同行相轻,倒是可以互相砥砺啊。对功劳多的敲打,功劳小的安抚。高傲的要敲打,低落了要激励。做领导是一门艺术啊。寻找时机,切入点,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很重要。

六,孔子有一回出游,驾车的马偷吃了农民的庄稼,被农民扣留。孔子派最能说会道的学生子贡去交涉,子贡讲了一堆大道理,农民听不懂,把他赶走了。孔子又派了马车夫去交涉,马车夫对农民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以前也不曾到过你这来。两地的庄稼长得一模一样,马怎么知道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吃?”农民摸摸脑袋,觉得有道理,就把马还给了孔子。

点评:先用书生,再用马夫。互相对比,才能消弥对方之间的傲气。当然了,所谓领导就是会用人:做什么样的事,就得需要什么样的人。用的好不好,决定这个领导称职不称职。

七,后周时,大将赵匡胤向掌管宫中茶酒的曹彬讨要酒喝。曹彬拒绝了赵匡胤想揩公家油的企图,自己掏钱买了酒给赵喝。赵因而觉得曹对国家忠心,对朋友讲义气,称帝后,视曹为心腹,重用。

点评:公私兼顾,方显人情练达。做事先做人,树立的是名誉啊。

八,唐朝人吴融,在宰相韦昭度手下做秘书。一开始,起草的文书都不得上司的意,老挨批评,吴融很苦恼。有人指点他说:“你文章是写得好,但写的都是你自己的风格,不是宰相的风格。”从此,吴融努力学习宰相的风格,揣摩宰相的说话方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很得宰相的喜欢了。

点评:甘心做绿叶衬红花,领导会更加喜欢你,下属就该这么做。

九,清朝徐乾学老搞科考舞弊,有人把状子告到康熙那里。康熙批示:有这样的事?朕要亲自审问。徐乾学的同党们很紧张,徐不以为然,说:“你们安心回去吧,没事的。”过两天,有大臣跟康熙汇报说:“我朝初立时,用高官厚禄来笼络汉人,他们还不乐意接受;如今为了一个小小举人的名额,竟然很多人都要争,以致不惜花重金来买通官员,可见天下太平,汉人学子是如何归心朝廷呀!祝贺皇上!”康熙听得高兴,再也不追究什么科考舞弊案了。

点评:同样的事可以用不同种角度来解读。框架效应很厉害。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框架效应所遮蔽啊,比如你正在看的这些文字啊!

十,刘祎之是唐睿宗登基前的旧班人马,睿宗即位后,实权掌握在老妈武则天手里。有一回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被下狱,睿宗当然要护着他,于是跑去向武则天求情。有人来告诉刘祎之,说皇帝亲自为你求情去了,你肯定没事。刘祎之一听,摇摇头,说:“皇上不去求情还好,一求情,这不是催我死吗?”果然,处决令很快就下来了

点评:越火急火燎,越要淡然处之。做官要有官商啊。

本文来自作者[风雨鄢然]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4649.html

(7)
风雨鄢然的头像风雨鄢然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风雨鄢然的头像
    风雨鄢然 2025年10月18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风雨鄢然”

  • 风雨鄢然
    风雨鄢然 2025年10月18日

    本文概览:史上最有趣的成语典故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

  • 风雨鄢然
    用户101810 2025年10月18日

    文章不错《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典故延伸成了成语》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