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北师大版_1

篇一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北师大版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对于生物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知识点的积累,为此,我准备了这篇初一上学期生物知识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欢迎浏览!

 

篇二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2、调查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2、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2、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

 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为生产者数量最多。食物链中越往后数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越多。(终级消费者数量最少,毒素最多)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表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在生态系统示意图中,环境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为:环境与生产者打双向前头,分解者前头只指向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指向分解者。

 第五节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

 

篇三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北师大版

 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教案

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生物还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初一上册生物第一节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节生物圈知识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知识点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

 (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

 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我们可以得出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地球生机盎然的根本,很难想像地球上只有人类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身边的每一棵小草、每一个小动物,为生物多样性尽我们的一份力。

第一节课后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大气圈的上层 B.大气圈的下层

 C.整个水圈 D.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土壤多样性

 3.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请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美称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5.我国特有的又被称为? 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 )

 A.银杉 B.珙桐 C.人参 D.满山红

 答案:

 1.A 2.D 3.D 4 .A 5.B

猜你喜欢:

1.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重点

2. 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3.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4.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5. 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教学 方法 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教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教案篇一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散思维 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 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的特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10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 总结 出观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的自然课里已经学过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你能说出一些生物吗?(要求:每位同学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要重复)从而导入新课。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教案篇二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点,知道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影响环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周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点。

组织好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手段:PPT文件、调查范例等。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从周边或校园的生物引入调查;

(2)举例说明调查的基本方法;

(3)分组,教师指导制定调查计划;

(4)实施计划,教师组织指导;

(5)汇报、总结、交流、评议。

2.教学过程

(l)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本章的教学课题可以从周边和校园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①你知道我们北京市的市树和市花吗?②我们的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这些生物开花结果吗?它们的花期是几月?

(2)关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①利用录像或投影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进行科学调查的资料,利用投影向学生演示调查活动的范例,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②讲解学生记录的方法,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如实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如向学生讲清在调查前要制定好调查记录表,随时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如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在活动中要尽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以便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把调查内容撰写成调查 报告 。

③向学生强调调查的意义,切忌将调查作为游玩。

教育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把活动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去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

(3)分组,制定调查计划,为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①建议将班内同学按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一组)。由组长专门负责,制定调查计划。

②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小花园、生活小区或街道等地去调查。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调查。选择一条动、植物种类多且有不同生活环境的路线。

③调查的内容力求多样化。

班内的不同小组可以调查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如可以调查园艺花卉生物、蔬菜粮食作物,也可以调在城市的行道树种类等。

(4)实施计划。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①认识调查地段的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

②确定的调查路线边走边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来:身边有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与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动物?树上有鸟巢吗?有病虫害吗?花丛中有蜜蜂、蝴蝶飞舞吗?

要注意观察生物的分层现象,不仅观察高大的乔木、灌木,还要注意观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仅观察高大的生物类群,还要观察一些微小的生物类群,如阴湿树干上的菌类、生活在水中的藻类等。

③教育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爱护身边的珍稀生物。

④调查限定在几天之内完成。如对生物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设立小专题,作进一步的调查。

(5)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记录归纳管理,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调查的内容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6)总结、交流、汇报。调查结束后可以与本班的板报小组合作,布置展览,将各小组的调查报告、收集来的资料等筛选展出,作班内交流。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教案相关 文章 :

1.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2. 7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3.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4.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示例

5.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6. 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华知识点汇总

7. 201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8.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案

9. 江苏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

10.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材目录

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生殖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胎盘是圆形的,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里面有绒毛,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和绒毛之间充满了母体的血液。

第三节 青春期

青春期变化(经典考点)

1.身高体重变化大,女孩发育要比男孩更早

2.性器官迅速增长

3.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内脏功能加强

本文来自作者[婉儿笑]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4564.html

(5)
婉儿笑的头像婉儿笑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婉儿笑的头像
    婉儿笑 2025年10月18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婉儿笑”

  • 婉儿笑
    婉儿笑 2025年10月18日

    本文概览:篇一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北师大版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

  • 婉儿笑
    用户101805 2025年10月18日

    文章不错《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北师大版_1》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