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许敬宗对话原文出处

许敬宗

许敬宗(592-672年9月20日),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少有文名,隋大业中,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入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后,许敬宗即参加李密瓦岗起义军,为元帅府记室。瓦岗军失败后降唐。后唐太宗闻其名,召为文学馆学士。公元634年(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不久改中书舍人。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因完成武德、贞观两朝《实录》封高阳县男,权检校黄门侍郎。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许敬宗为本官检校中书侍郎。太宗在辽阳驻跸山大败高丽兵,许敬宗立于马前起草诏书,深得太宗赞赏,从此专掌诰令。唐高宗嗣位,任礼部尚书。后因子女嫁娶、受贿被弹劾,贬为郑州刺史。

公元652年(永徽三年),入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奉敕主编《文馆词林》一千卷,分类纂辑自先秦至唐代各体诗文,保存了大量文献。公元655年(永徽六年),复拜礼部尚书。此年高宗欲立武则天为后,众大臣谏阻,惟许敬宗促成其事。

公元656年(显庆元年),加太子宾客。不久拜侍中,监修国史。公元658年(显庆三年),进封郡公、中书令。公元662年(龙朔二年),改任右相,加光禄大夫。公元663年(龙朔三年),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仍监修国史。著有文集80卷。子许昂、孙许彦伯俱历官太子舍人。[4]

生活中是避免不了小人的,人一辈子要工作几十年,总会遇到同事或者客户在领导面前诋毁你。如果是冤枉的你不要愤然离职,即使怪你也不要恼羞成怒。看看下面这一段君臣对话,你或许能有所感悟吧。

我们先了解下主人公

有一段话是这么形容唐太宗的:上马打得了天下,下马创得了盛世,无愧于天可汗的称号。他个性很强,在军事上是个天才,而且果敢坚韧,几乎战无不胜。但当他得到江山时,又能保持清醒克制,识人善任,用人唯贤。

唐太宗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和瓦岗寨的英雄上阵杀敌,而是夺得皇位后对一群老弟兄由是当年情分,可以说唐太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开国不杀功臣的皇帝(虽说他不是开国皇帝,江山几乎是他打下的!)

许敬宗是初唐臣子,被后人称作“历史第一奸臣的”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是唐朝时期的宰相,隋朝年间考中的进士,后来担任书佐一职。曾经投奔过瓦岗军,并得到李密的重视,在李密兵败之后来到唐朝,李世民欣赏他的贤德,赞叹他的才学,把许敬宗召到秦府做学士。

姑且不论他忠奸,先看他和皇帝老儿的对话:

唐太宗问许敬宗:满朝文武百官中,卿家是最贤能的一个,为什么还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呢?

(皇帝这一问不是和你聊天)

许敬宗语重心长地说:虽说那春雨贵如油,农夫见它滋润了庄稼,自然是喜的;

行路之人却因冒雨前行且道路泥泞而嫌恶它;秋天皓月朗朗,才子佳人百般品玩,吟诗作赋,而盗贼却是讨厌它的。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

再有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使忠臣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处事不当,招人闲言;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听了说:“你讲得太好了,我会记住的!”

至于许敬宗到底是什么人呢?大家可以到网上查查!

本文来自作者[慕秋]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4186.html

(12)
慕秋的头像慕秋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慕秋的头像
    慕秋 2025年10月16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慕秋”

  • 慕秋
    慕秋 2025年10月16日

    本文概览:许敬宗许敬宗(592-672年9月20日),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少有文名,隋大业中,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入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后,许敬宗即参...

  • 慕秋
    用户101610 2025年10月16日

    文章不错《唐太宗与许敬宗对话原文出处》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