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青的《第一场雪》!!全文!!!

全文:

前天,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昨天,强大的冷空气就侵入了胶东半岛。

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支离破庄稼生长的需要。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扩展资料

《第一场雪》是人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来自于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赋》,原题为《瑞雪》。

这篇文章写于1960-1962年,正是中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当时棉粮歉收,人们多么希望能有个好收成啊。

当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时,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理无比喜悦,写下这篇散文。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雪景和由雪景引起的联想。写雪景又分三个层次:雪前、雪中、雪后。

写雪前,分别从清早、中午、黄昏写出大雪峰降临之前的气候变化;写雪中,从白天写到夜晚,描写出大雪纷飞的景象;雪后的景象,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作者由面到点,由景到人,细腻地描述了大雪出晴的美丽景色。

全文在写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有条有理,粗细有致,情景交融,写出了一幅明丽生动的山村雪景图。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百度百科--第一场雪

作者峻青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沧海日出的?

在雪中

—《第一场雪》读书报告

这是人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来自于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赋》,原题为〈瑞雪〉写于1960——1962年,正是我们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当时棉粮歉收,人们多么希望能有个好收成啊。当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时,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理无比喜悦,

写下这篇散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雪景——由雪景引起的联想。写雪景又分三个层次:雪前——雪中——雪后,写雪前,分别从清早、中午、黄昏写出大雪峰降临之前的气候变化;写雪中,从白天写到夜晚,描写出大雪纷飞的景象;雪后的景象,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作者由面到点,由景到人,细腻地描述了大雪出晴的美丽景色。全文在写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有条有理,粗细有致,情景交融,写出了一幅明丽生动的山村雪景图。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第一场雪》这篇课文中用了大量的时间名词:“前天”、“昨天”、“前些天”、“中午”、“黄昏”、“下午”……很明显的,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这篇课文很精细地描写了雪前、雪中和雪后,这也足以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以及对人明的祝福。

“冬天麦盖三称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也正是这句话,第一年饿死了几千人,还有些兴存的人由于多年吃树皮、白石头……肠胃收缩,第二年有了一点猪油、大米……很多人肠胃不适应,然后撑死了几千人。

言归正传,《第一场雪》描绘出了非常洁白、纯洁的雪,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充分的表现了对人民的关注。因此,我也来说几句。

雪前雪中和雪后,表现人民的关注。天空中彤云密布,鹅毛般雪从天降。山村夜里格外静,雪花簌簌往下落。大雪整整下一夜,万里江山变晶莹。柳树挂着银条儿,玉屑雪末随处扬。孩子雪地亦欢趣,叫声欲把雪震落。这场大雪很及时,明年必有好收成。

《沧海日出》作者峻青按着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北戴河东山鹰角亭上看日出的壮美景观。

《沧海日出》未收入到新科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沧海日出的壮观雄伟。

“沧海”即大海,题目将大海和日出这两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致联系起来,使人顿生美感。大海的浩淼和日出的壮丽相融相衬,历来为文人墨客着意描画,名家笔下关于海上日出的文章也不在少数,而作家竣青的这篇文章独具细腻和壮美的特色。

扩展资料:

《沧海日出》本课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作者以在北戴河东山鹿角亭上观看日出的情景,写出了日出的柔美景色,表达了大海的壮观和美丽。

从课文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黎明时分去看日出,"四点钟还不到"、"天还很黑""晓星残月""雨后黎明"等词语都可以说明时间是在黎明。从"四点钟还不到,我就爬起身来"可以体会作者由于急于看日出而很早便起床的急切心情。?

本文来自作者[烈焰滔滔]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3475.html

(12)
烈焰滔滔的头像烈焰滔滔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烈焰滔滔的头像
    烈焰滔滔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烈焰滔滔”

  • 烈焰滔滔
    烈焰滔滔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全文:前天,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昨天,强大的冷空气就侵入了胶东半岛。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

  • 烈焰滔滔
    用户101209 2025年10月12日

    文章不错《峻青的《第一场雪》!!全文!!!》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