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冲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按溶解性能分可溶性冲剂、混悬性冲剂和泡腾冲剂。按成品形状可分为颗粒状和块状,前者应用较多。
冲剂用水冲服,既保持了汤剂的特色,又克服汤剂临时煎煮,容易霉变的缺点,并可掩盖药物的苦味,显效较固体制剂快,便于携带、运输、应用等优点。但包装不严易结块。其质量要求参见颗粒剂.
(二)制法
冲剂制备一般可分为提取、浓缩、制粒、干燥、筛选与包装等步骤。配制时冲剂可加入适宜的辅料、矫味剂、芳香剂和着色剂等。除另有规定外,药材应加工成片或段,按具体品种规定方法提取,滤过,滤液浓缩至规定相对密度(一般为80℃-90℃热测比重为1.30-1.35)的清膏,加定量辅料(糖粉与糊精)或药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挥发油应均匀喷入颗粒中,密闭至规定时间。
泡腾冲剂制粒时,应将泡腾剂二种物料分别与浸膏制成颗粒,(以免酸碱在服用前已发生反应),经干燥后,再将二种颗粒混合均匀,整粒,分装即可。
(三)举例
例感冒退热冲剂
处方:大青叶200g板兰根200g连翘100g拳参100g
制法:取各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比重1.08,加等量乙醇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后,加水1.5倍量,搅拌、静置8h,取上清液浓缩至比重1.38-1.40的稠膏。取稠膏药1份,加糖粉2.5份,糊精1.25份及适量乙醇,制颗粒、干燥、整粒,即得。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道体炎、咽喉炎。
用法与用量:用水冲服,一次16-32g,一日3次。
(一)煎煮法应用: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特点:经济,浸提成分谱广,还可杀酶保苷,杀死微生物。但浸出杂质较多,给精制事业来不利,且煎出液易霉败变质。
一般水煎提过程是:①加料;②浸泡;③加热;④循环;⑤放液;⑥出渣。
球形煎者罐(蒸球),多用于阿胶生产中驴皮等的煎煮。
(二)浸渍法应用:适用于粘性药材、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的浸提。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特点:浸渍法简单易行,制剂澄明度好;因溶剂呈静止状态,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即使采用重浸渍法,加强搅拌,或促进溶剂循环,只能提高浸出效果,也不能直接制得高浓度的制剂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所需时间长,一般不宜用水作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故浸渍过程中应密闭。按提取温度和浸渍次数可分为:1.冷浸渍法2.热浸渍法3.重浸渍法
(三)渗漉法应用: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与浸渍法正相反)。
特点:渗漉法属于动态浸出,有效成分浸出完全,不经滤过处理可直接收集渗漉液。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单渗漉法操作:①粉碎;②润湿;③装筒;④排气;⑤浸渍;⑥渗漉
(四)回流法特点:回流提取法较渗漉法省时,且提取成分谱较宽,但提取液澄明度较差。不适用于受热易破坏的药材成分浸出。
1.回流提取法2.回流冷浸法。
(五)逆流浸出法1.罐组逆流浸出法2.连续逆流浸出法(六)水蒸气蒸馏法基本原理:道尔顿定律。水蒸气蒸馏适于蒸馏高沸点的物质(挥发油的沸点多为150~300℃)。
1.水中蒸馏(共水蒸馏)
2.水上蒸馏3.通水蒸气蒸馏(七)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兼有气液两相双重特点,既具有类似气体低粘度、高扩散系数,又具有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和良好的溶解能力。
该法的优点有:①提取速度快效率高。②适于热敏性;③工艺简单。
该法的不足有:①一次性设备投资过大,技术参数软件较少;②适于提取亲脂性、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般操作过程:①制备超临界流体。②提取。③减压分离。
本文来自作者[沛芹]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329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沛芹”
本文概览:(一)概述 冲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按溶解性能分可溶性冲剂、混悬性冲剂和泡腾冲剂。按成品形状可分为颗粒状和块状,前者应用较多。 冲剂用水冲服,...
文章不错《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冲剂》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