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的所有知识

《红楼梦》内容简介

《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全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它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众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决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一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由于《红楼梦》内容的浩大,不同的人赋予它不同的主题,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 ......”亦如王蒙所说:“它自成一个宇 宙,一个世界,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红楼梦》成于清朝乾隆时期,最初是以手抄本面世的,现在我们所发现的最早的一个手抄本,是乾隆甲戌年(1754年)的,但只有不连续的十六回,后来又发现了若干的手抄本,如乾隆庚辰年(1761)的抄本,差不多有八十回,这些手抄本都把这本小说定名为《石头记》,并且有署名“脂砚斋”的许多批语。据考证,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曹雪芹,他大约生在康熙末年或雍正初年,卒于1763或1764年,他的身世究竟如何,至今不能形成统一的看法,但他由于贫病交加、爱子夭折,而未能最终完成这部小说,是可以肯定的事实,现在传下来的前八十回,基本上是他的手笔。在他去世三十年后,有一种120回的《红楼梦》以木活字印刷面世,在1791年和1792年连印了两次,从此大为流行。但据专家们考证,这种流行本的后四十回是一个叫高鹗的官僚续作的,他的续书虽然使故事有了一个完整的规模,人物大体上都有了一个结局,但因为他本人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都远不及曹雪芹,所以他续写的内容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按曹雪芹的构思,贾家最后是要破落到“好似一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而高鹗却写成宝玉“中乡魁”,贾家“沐皇恩”、“延世泽”。所以,高鹗的后四十回乃一大败笔。但两百年来这种120回的作法已成习俗,而且高鹗所写出的宝黛悲剧结局,也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所以,现在人们说起《红楼梦》,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的总称。这120回的本子,总字数达1075000字左右。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读者应该慢慢戌去品味。

《红楼梦》版本简介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脂本有十二 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下列几种:

1.甲戍本:又称脂戍本即原同治间大兴刘诠福所藏十六回《脂砚斋 重评石头记》。存一至八,十三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回。这个 本子的底本是脂砚斋在乾隆十九年(1754)“抄阅再评”的。就底 本而言,甲戍本是最早和最可信赖的抄本。

2.已卯本:又称脂怡本。即清怡亲王的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原存三十八回,即一至二十,三十一至四十,六十一至七十回(内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后来又发现了三回和两个半回,五十五 回后半回、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三回和五十九回前半回,共存四 十一回又两个半回。据红学家考证,这个抄本是第二代怡亲王弘晓所 有。

.庚辰本:又称脂京本,即北京大学藏七十八回本《脂砚斋重评石头 记》。原本八十回,中缺六十四、六十七回。一九五五年影印时所缺 两回据已卯本补入。但已卯本中这两回也是后人据程高系统本抄配的。一九七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时,这两回换用蒙府本文字补入。 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其时曹雪芹尚在。此本是根据已卯 本整理过来的,回目、正文和批语保留着作者与整理评注者自存本的 不少痕迹。

4.梦稿本:又称脂稿本,即一九五九年春发现,以后归中国科学院文 学研究所藏,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简称《红楼梦稿》。这个抄本大体上属于已卯本、庚辰本系统。此 本的重要价值除了研究续补问题外,还在于它原抄所据的底本是相当 早的脂本,不少异文可以订正它本之讹误或提供新的研究线索。

5.戚序本:又称脂戚本或戚本。原由乾隆时德清戚蓼生所藏并序,约 在光绪年间张开模得到的一个过录本,后归上海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据以照相石印。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三年据有正石印大字本影印 出版时,已改题《戚蓼生序本石头记》。此本字迹工整,清楚有条,便于阅读,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脂评系统的流传本。它整理的底本可能 不止一种,因此别本残缺之处,皆已补齐。汇集的批语也比较多,有 不少是它本所缺的。

6.甲辰本:又称脂梦本,或称脂晋本。即一九五三年在山西发现的乾 隆四十九年甲辰 (一七八四)梦觉主人序本八十回《红楼梦》,北京图书馆藏。此本底本接近甲戍本,但正文作了大量删改,出现了大 量异文,有的已同于程甲本,这是程高沿袭此本,还是此本据程高所 整理的底本过录尚待进一步研究。十九回回前总评中说:“原本评注 过多,未免旁杂,反扰正文,今删去,以俟观者凝思入妙愈显作者之 灵机耳。”这样,所据底本的脂批就被大量删除了。

7.靖臧本:亦称脂靖本或靖本。即一九五九年在南京发现的扬州靖氏 所藏乾隆时的抄本《石头记》。一九六四年尚在,几年后,迷失不知 下落。书发现之初,毛国瑶曾将此书与戚本作了对勘,摘录戚本中所 无的批语一百五十条,后来,将它发表在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见 报》一九七四年八,九月号上,并撰文介绍。此本保存了很多不见于 它本的朱墨批,其中有些墨批极为重要,对曹雪芹的创作思想极有价 值。

8.列藏本:又称脂亚本,即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抄本《石头记》。存七十八回,中缺第五、六两回。此本有眉批一百十一 条,夹批八十一条,双行批八十八条。据介绍,将近二百多条的眉夹 批,与别本脂评相同的竞没有一条。但双行批几乎乎部与庚辰本相同。此本迟于已卯本、庚辰本而早于其他已完成分回的本子。此本是一 部极有价值的其完整性与可信性不亚于庚辰本的早期《石头记》抄本。

以上是《石头记》八种脂批系统抄本的简单介绍,资料取自蔡义江著 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团结出版社1991年

红楼梦必背知识点考点全归纳

知识储备

《红楼梦》阅读

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清)朝人,《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全书百万字,一百二十回。

2.贾府中充当总管家婆的是(王熙凤),王夫人既是她的(婶婆),又是她的(姑母)。

3.《红楼梦》中有一位女子,才思敏捷,活泼直爽,快人快语,但家道败落后寄人篱下,命运悲惨。此人是(史湘云)。

4.贾宝玉与林黛玉是(表兄妹)的关系,宝玉的父亲(贾政)是林黛玉的(舅舅)。

5.《枉凝眉》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6.《喜冤家》中嫁给中山狼的是(贾迎春),“中山狼”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用“中山狼”比喻(忘恩负义之人)。

7.金陵十二钗第一个回到太虚梦境的是(秦可卿)。

8.设计相思局的是(王熙凤),被害之人是(贾瑞)。

9.红楼梦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10.红楼梦一书中结局最好的是(刘姥姥)。

11.红楼梦中最长的诗名为(《芙蓉女儿沫》),是(贾宝玉)所作,为(晴雯)而写。

12.宝玉骂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禄),而把从来不向他讲“仕途经济”类,混帐话的(林黛玉)看作是他唯一知己。

13.最有才华的是(林黛玉),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最泼辣的女子是(王熙凤)。

14.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最有反叛性格的丫头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头是(鸳鸯),为追求自由婚姻而牺牲生命的丫头是(司琪)。

15.贾链设房子偷娶了(尤二姐)做妾,以奶奶称之,王熙凤知道了大闹(宁国府)。

16.第六十六回,“晴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情小妹”是指(尤三姐)冷二郎是指(柳湘莲)。

17.第六十九回“弄小巧借刀杀人,觉水限吞声自逝”中“弄小巧借刀杀人”是(王熙凤),“吞生金自逝”的是(尤二姐),这当中“剑”指的是贾琏的另一个小妾(秋桐)。

18.刘姥姥二进贾府最高统治者是(贾母),并游览了(大观园)。

19.贾母去世后,有一个丫头说“老太太疼我一场,我跟了去了,”于是上吊而死,此丫头是(鸳鸯)。

20.林黛玉原本家在(苏州),因母亲去世来到京都,从老家带来了一个丫环是(雪雁)。

21.《红楼梦》中有两个怪里怪气的人,一个跛足道人,一个是癞头和尚,他们的真实身份是(渺渺真人,茫茫大士)。

22.《红楼梦》中最有喜剧气氛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情节是(黛玉焚稿),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

23.绘制大观园的四姐妹中的(惜春)。

24.《红楼梦》中用鸳鸯剑自刎的是(尤三姐)。

25.“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6.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的全部哀音的代表,名为(《咏花》),实则悲叹(自己的命运)。

27.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

28.《红楼梦》中黛玉戏为“母皇母”的是(刘姥姥)。

29.贾宝玉身边的四个丫头是(袭人、晴雯、秋纹、 月)。

30.林黛玉本无表字,来到贾府后(贾宝玉)送给她一个,取名为(颦儿)。

31.金陵十二钗中带发修行的是(妙玉)。

32.宝玉房中有个奴婢,原本是贾母的丫环,名为(珠珠),送给贾宝玉后,贾宝玉将其改名为(袭人)。

33.金陵十二钗中最早仙逝的是(秦可卿)。

34.贾、史、王、薛中最先衰败的是(史)。

35.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薪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36.警幻仙子是(太虚幻境的仙女),最早出现在(第五回),此回题目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37.金陵十二钗中最有才气的是(林黛玉)。

38.贾府中最有叛变性格的奴婢是(晴雯和鸳鸯)。

39.贾府“四春”分别是(元春、探春、惜春、迎春)。

40.“四春”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入宫为妃的是(元春)。

二、填人名,补充下列情节

1.(鸳鸯)三宣牙牌令 2.(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3.(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4.(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5.(冷郎君)俱祸走他乡 6.(林黛玉) 重建桃花社

7 . (史湘云) 偶填柳絮词 8. (薛文起) 悔娶河东狮

9 . (贾迎春) 误嫁中山狼 10. (林黛玉)坟稿断痴情

11. (秦可卿) 死封龙禁尉 12. (贾元春) 才选凤藻宫

13 .(蒋玉函) 情赠四乡罗 14. (白玉钏) 亲尝莲叶羹

15. (黄金莺) 巧结梅花结 16. (薛宝钗) 羞笼红穿串

17. (林潇湘) 魁夺菊花诗 18. (薛衡芜) 讽和螃蟹咏

19. (薛小妹) 新编怀古诗 20.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三、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

⒈金陵十二钗:

①林黛玉、

②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③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④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 东风一梦遥。

⑤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⑥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⑦贾惜春:勘破三春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⑧王熙凤:凡鸟偏从未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⑨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⑩王熙凤: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⑾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⑿妙 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⒉其他人物:

①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挂。

②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遇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③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红楼梦必背知识点考点全归纳如下:

1、作者及创作背景:《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生于1715年,逝世于1763年。《红楼梦》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作品,但未完成。这部作品以康熙、乾隆时期的封建社会为背景,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众多人物的命运。

2、内容概述:《红楼梦》分为120回,又分为前40回、中间80回和后40回。故事的主要情节围绕着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展开,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荒谬和人性的悲剧。

3、人物角色:《红楼梦》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王熙凤等。每个人物都有丰富的个性、命运和社会背景,展示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描写手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采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包括细腻的写景、真实的人物对话以及夸张的形象描绘等。这些手法使作品充满了艺术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社会批判:《红楼梦》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揭示和批判,指出了社会的虚伪和腐败。作品中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暗示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对人性的幻灭。

6、伦理观念:《红楼梦》中涉及了丰富的伦理观念,包括家族观念、婚姻观念、爱情观念等。通过对这些观念的展示和反思,读者可以思考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以下价值:

1、文学价值:《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无论是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还是语言运用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可以让读者享受到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故事情节。

2、观念启迪:《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腐败现象,对人性、命运和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生活的展示,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思维、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

3、人物形象:《红楼梦》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心理活动。通过与这些人物的交流和思考,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人性,培养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

4、历史文化: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小说,《红楼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展现了古代贵族家庭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本文来自作者[钭玉轩]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3001.html

(14)
钭玉轩的头像钭玉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钭玉轩的头像
    钭玉轩 2025年10月11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钭玉轩”

  • 钭玉轩
    钭玉轩 2025年10月11日

    本文概览:《红楼梦》内容简介 《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

  • 钭玉轩
    用户101112 2025年10月11日

    文章不错《关于《红楼梦》的所有知识》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