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翻译与解读

名与身孰亲01?身与货孰多02?得与亡孰病03?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04。故知足不辱05,知止不殆06,可以长久07。

今 译

名利与身体,哪个可爱?生命与钱财,哪个重要?得到名利、钱财与丧失生命,哪个有害?愈好名爱利,愈富藏钱财,愈耗精损寿,丧失愈多。所以,知足者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者不会有危险,才能与天地并生而长久。

评 议

本章是讲人生的修养问题。老子说,名利与财货,都是身外之物,不要患得患失。要明白“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的道理。对于名利、财货,要“知足”、“知止”,方能“不辱”、“不殆”,与天地并生而长存。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两句,可谓是“千古万古受用不尽”的至理名言,世人应当铭记在心。

本章文字,较早的《老子》几种版本,楚简本最佳。楚简本仅存不足两千字,且大都残缺不全,又错讹颇多,唯独本章完整无误。帛书甲乙本,残缺不全。河上公本“知足不辱”句缺一“故”字,王弼本“故”字在“甚爱必大费”前,皆不如楚简本完好无缺。

林希逸对本章的诠释与评析,卓有见地,录之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名、货皆外物也,无益于吾身,则虽得虽亡,何足为病?而不知道者,每以此自病。爱有所着,则必费心力以求之;爱愈甚,则费愈大,此言名也。贪而多藏,一日而失之,其亡也必厚。无所藏则无所失,藏之少则失亦少,多藏乃所以厚亡也。此二句发明下三句也。惟知足者不至于自辱,知止者不至于危殆,如此而后可以长久。此三句,却是千古万古受用不尽者。

按古代其他治老学者对此章的诠释或评议,有的失于准确,有的离题甚远,与林希逸准确精到的解读相比,的确有很大的差距。

河上公本将本章命题为“立戒”,颇能说明本章是讲修身养性的主旨。他对本章的诠释,亦较为精当可取。录之如下,供读者比较研究。

名遂则身退也,财多则害身也。好得利则病于行也。甚爱色,费精神;甚爱财,遇祸患。所爱者甚,所费者多,故言大费。生多藏于府库,死多藏于丘墓;生有攻劫之忧,死有掘冢探柩之患。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知可止则止,财利不累于身心,声色不乱于耳目,则终身不危殆也。人能知足,则福禄在己,治身者神不劳,治国者民不扰,故可长久。

注释

01 名:名利。 身:身体,生命。 亲:吴澄曰:“亲,犹云所爱。”句谓:吴澄曰:“名与身,孰为可爱者乎?”

02 货:《说文解字》曰:“货,财也。” 多:《说文解字》曰:“多,重也。”《汉书 · 黥布传》曰:“又多其财。”唐颜师古注曰:“多,犹重也。”亦其例证。句谓:吴澄曰:“身与货,孰为可重者乎?”

03 病:《说文解字》曰:“病,疾加也。”可释为病患。 亡:丧。句谓:吴澄曰:“司马氏曰:‘得名货而亡身,与得身而亡名货,二者孰病?’”

04 爱:指爱好名利钱财。 厚:丰富。 藏:指收藏钱财。两句:谓愈好名爱利,愈敛藏钱财,愈耗精损寿,丧失愈多。

05 知足不辱:河上公曰:“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

06 殆:危险。句谓: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有危险。

07 可以长久:指可与天地并生。奚侗曰:“‘不寿’、‘不殆’,所以完身养生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

1、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录。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提倡“礼治”、“中庸”、“知行合一”等思想。

2、内容: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全书共分为20篇,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言行、道德规范、教育原则、政治思想等方面。其中,孔子的言行录占据了大部分篇幅,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

3、价值: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如“仁者爱人”、“礼治”、“中庸”、“知行合一”等,这些思想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深远。

同时,《论语》也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阅读建议: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丰富,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建议读者在阅读时注重理解每个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结合注释和翻译进行理解,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较为深入的解读和研究成果,如《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等。

总之,《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深远。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读者来说,《论语》是一本不可忽视的重要经典之一。

本文来自作者[乐彤]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2107.html

(15)
乐彤的头像乐彤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乐彤的头像
    乐彤 2025年10月05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乐彤”

  • 乐彤
    乐彤 2025年10月05日

    本文概览:《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翻译与解读 名与身孰亲01?身与货孰多02?得与亡孰病03?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04。故知足不辱05,知止不殆06,可以长久07。...

  • 乐彤
    用户100512 2025年10月05日

    文章不错《《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翻译与解读》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