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酒监《卜算子·》诗词赏析

卜算子·赠乐婉杭*

 宋代:施酒监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赏析

 宋有一位姓施的酒监官,和歌姬乐婉从相识到相知,早已是如胶似漆了。可眼下因工作调动的关系,他们不得不分开。他郁闷、纠结,恨不能带她一起随行。无奈之余,填了一首《卜算子。赠乐婉》的词,赠给她留作纪念。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他们一相逢,就很快坠入了爱河。李白也说过:“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男女一见便钟情,好象前生早已相识。这种感觉,宝玉应最有体会。初见黛玉之时就说了:“这个妹妹,好像在哪里见过的。”

 恨不相逢早,此话虽真,但比起很多人来,他还是很幸福的,又何来此恨?想那张籍所写:“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诗中的女子名花有主,婉言谢绝了一个男子的追求。虽说那男子痛心不已,可毕竟人家是有妇之夫,还是发乎情止乎礼吧。苏曼殊也遇到过类似情形,他写道:”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同样是相逢,遇见了喜爱的人,却因自己跳出三界外,已出家为僧,也只好望而却步。

 “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张爱玲说:于千千万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千万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

 人生的道路上,他就这样不经意地的遇上了她,然后不小心地爱上她。爱原本没有对错,要的是两心相悦,你情我愿。施酒监终日在青楼酒席之间,虽说认识了很多女子,却找不出一个像乐婉这样对他好的女人了。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茫茫人海中,原本相识就不容易,他们庆幸成为了知音。所以,他才说这个世间,始终觉得她。

 只不过,他这一句有几分是真,尚值得深思。

 因为自古男子和青楼女子相恋,大都是男子薄情寡义,负心抛弃女子。古代青楼女子的爱情,之所以容易出现悲剧性的一面,究其原因,其实并不在于她们身份的低微,而是她们太过天真地去追求完美的爱情了。结果到头来,受伤的总是自己。想想,霍小玉也好,杜十娘也好,她们不仅都没有逃脱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将”恨不相逢未嫁时“改为”恨不相逢未剃时“由此也符合了高僧的境况,很好地解决了红尘之事对他带来的苦恼。

古人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从古一直存在的,在古代常常是人们不知道自己的伴侣长什么样便和她结婚生子过生活,而且由于年纪尚小也没有什么选择,就一直秉持着这个习俗。在唐朝,一切都有改观,因为唐朝是当时的太平盛世,也是一个大国,人们的生活非常的幸福,而且还很充足。这个时代的爱情不像其他朝代枯燥无趣,在唐朝人们可以大胆表达出自己的爱意,追求自己喜欢的人。

在古代有很多人都会剃发为僧,远离红尘。但是并不是剃了头发就可以摆脱红尘的,因为很多人长得很帅,所以即使当了僧人也难掩姑娘对自己的喜欢。在古代就有一位高僧被一位女子表白喜欢,但是僧人却以一首诗恢复,更是改了诗中的一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境况,委婉地拒绝了姑娘,他就是苏曼殊。苏曼殊在当时事很有才的,很多人都可惜他成为了僧人,有一次有一女子和他交谈,便被他的才华吸引,于是向他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于是苏曼殊就以一首诗回复了这位姑娘,还把诗中的“恨不相逢未嫁时”改了一个字,改为了“恨不相逢未剃时”。他用一个字表明了自己是个僧人的境况,还向她表达出遗憾的情感,也没有直白的拒绝女生,也很好地照顾了女子的心思,真是秒啊。

本文来自作者[晨露珠]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1967.html

(15)
晨露珠的头像晨露珠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晨露珠的头像
    晨露珠 2025年10月05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晨露珠”

  • 晨露珠
    晨露珠 2025年10月05日

    本文概览:卜算子·赠乐婉杭*  宋代:施酒监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赏析...

  • 晨露珠
    用户100512 2025年10月05日

    文章不错《施酒监《卜算子·》诗词赏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