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古称胡瓜由西汉谁从西域带到中原由此而得名?

张骞,张骞打通西域,不仅带回了汗血宝马、葡萄、石榴等,还有黄瓜。黄瓜旧称胡瓜,后改称黄瓜。据说,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石勒建立后赵,石勒是羯族,非常讨厌被称为胡人,不准出现“胡”字,胡瓜就改称黄瓜了。

关于改名的原因,唐代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是这样记载的: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

黄瓜起源

黄瓜起源印度东北,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1494年,西班牙人哥伦布在海地实验种植黄瓜,黄瓜的美洲之旅自此起步:1535年加拿大有了黄瓜种植记录;1584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黄瓜成为日常蔬菜品种;160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农民开始种植黄瓜,黄瓜原名叫胡瓜。

黄瓜最初的起源地,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温暖湿润,适合野生黄瓜生长。英国科学家堪拉培在《栽培作物的起源》中认为,根据世界各地黄瓜的名称和古代地区的栽培记录来看,黄瓜原产地在印度东北。

西汉时传入我国的蔬菜有:蚕豆、黄瓜、大蒜。

黄瓜栽培技术

整地

整地、施肥的有机肥5立方米,过磷酸钙25至30公斤或磷酸二铵10至1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每立方米,磷酸二铵2至3每立方米)。定植前翻耕作畦,畦宽1.2米,高15厘米以上,并地膜覆盖。

定植

定植期的确定:在确保定植后不受冻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承德地区一般在4月末5月初定植。温度指标要求:最低夜温高于5℃,0至10厘米处土壤温度高于12℃。秋露地黄瓜采用直播的方法。

定植密度:4000至4500株/亩,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至30厘米,用暗水法定植。

管理

插架。定植后及早插架,防风抽苗,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离根部8至10厘米左右。

绑蔓。采用“8”字方法绑蔓,防治磨伤茎蔓和茎蔓下垂。每2至3节绑一次,应在下午进行,上午茎蔓易折断,绑蔓的松紧度应抑强扶弱,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适当绑得紧一点,并使生长点高矮一致。

整枝与掐尖。主蔓结瓜的应去掉所有的侧枝,侧蔓结瓜的在结瓜后留一至两片叶掐尖,并打掉所有的卷须。当茎超过架头时要及时掐尖,促进下部瓜的生长,也可以采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长。

肥水管理。及时浇水与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数依天气、生长期而定。缓苗水在植后5至7天浇;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根瓜长10至12厘米时浇催瓜水;结果期浇水每5至7天浇一次。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催瓜肥在根瓜坐住后追施,盛瓜肥在根瓜采收后进行。提倡使用有机肥追肥。

本文来自作者[易玉]投稿,不代表华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uaruijixie.net/huarui/1601.html

(15)
易玉的头像易玉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易玉的头像
    易玉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华瑞号的签约作者“易玉”

  • 易玉
    易玉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张骞,张骞打通西域,不仅带回了汗血宝马、葡萄、石榴等,还有黄瓜。黄瓜旧称胡瓜,后改称黄瓜。据说,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石勒建立后赵,石勒是羯族,非常讨厌被称为胡人,不准出现...

  • 易玉
    用户100301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黄瓜古称胡瓜由西汉谁从西域带到中原由此而得名?》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瑞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